咨询热线:
0537-2315959
在线客服:
客服一
官方微信:
律所官网: www.justicesd.com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淮安“红色律师”担当先锋角色
欢迎光临:山东佳仕特律师事务所!今天是

新闻浏览

淮安“红色律师”担当先锋角色

发布时间:2012.06.25 新闻来源:山东佳仕特律师事务所 浏览次数:

“你们施工把我们家墙都震裂了,你们说该怎么办?”“我们正常施工,有什么怎么办的?”日前,在淮安市清河区某社区调解室,10多户社区居民正与施工队负责人吵得不可开交。就在双方互不相让、争执不下时,安淮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薛忠凯主动介入,积极开展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居民们撤出施工工地;施工方负责维修受损房屋并支付必要的经济补偿。讲起当天调解经过,社区居民老周向记者表示:“多亏薛律师帮忙调解,为我们主持公道。薛律师是共产党员,他的话我们信!”

  近年来,淮安市司法局坚持律师党建工作与行业建设“两手抓”的思路,有益探索、打造“红色律师”品牌,先后3次在全省律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截至目前,全市41家律师事务所364名律师中,共有党员律师116人,约占律师总数的32%。

  “三个100%”筑牢战斗堡垒

  “每个律师事务所都是一个阵地,在党徽的照耀下,每个阵地都应该是一个战斗堡垒。”淮安市司法局长金珂告诉记者:自去年起,为适应新形势下律师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该局党组果断实施律师党建工作的“三个100%”目标,即凡有条件建立党组织的律师事务所100%建立党组织,建有党组织的律师事务所100%有活动阵地,律师事务所党支部100%发挥作用。

  他们从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创造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性创举中获得灵感,大力实施“支部建在所上”工程,以律师事务所登记和年检考核为契机,采集各律师事务所的党建信息,要求凡符合条件的律师事务所必须成立党支部。目前,全市41家律所中成立独立党支部10家、联合党支部8家,其余则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入市、县(区)司法局综合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3个律师事务所(个人所),由司法局机关派驻党建指导员。他们还注重对青年律师的教育培养、加强律师党员发展力度,仅去年以来,市直各律师事务所就有近30名律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先后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5人、发展党员10人。

  与此同时,他们采取司法行政机关各处室联系律师党支部、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联系律师党员的“双结对”挂钩联系工作法,积极开展基层党建的“六有”规范化活动,各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全部达到了有党支部标牌、有党员活动室、有党旗、有党建宣传栏、有党员电化教育设备、有“三会一课”等“六有”目标。其中,各独立党支部均已达标并通过市律协党委的考核验收。

  “三大举措”铸就先锋角色

  “一支队伍离不开先锋的示范引领,每个党员都应该担当起先锋的角色。”金珂告诉记者,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淮安市司法局今年重点推出了典型引路、文化铸魂、社会监督等“三大举措”。

  他们将律师党员教育培训纳入司法行政党建工作和队伍培训的总体规划,先后组织广大律师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及“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弘扬周恩来精神、服务新淮安发展”、“巾帼法律志愿者进社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中心党课和法律讲座,选派律师党务干部和党员律师参加省、市党建培训,引导广大律师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主流价值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省优秀律师群体。去年,全市先后有1名律师被评为全国优秀律师、3名律师被司法部评为优秀党员标兵,淮安市律协党委、3个律师党支部、17名律师党员受到了省、市各级表彰。

  他们积极打造律师行业的法治文化、诚信文化、和谐文化、廉洁文化、团队文化的氛围,组织律师参加市级机关演讲比赛、红歌赛,参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开展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举办以“我与淮安律师事业同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组织开展“党旗在我心中”征文评选表彰等特色文化活动,切实增强了党员律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他们还不断强化律师办案质量跟踪检查及通报制度,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律师工作,建立律师法律服务网上评议系统,畅通社会监督评议律师工作渠道,加大对案件办理的查处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党员律师无一人违规违纪。

  “三个围绕”彰显担当精神

  “队伍强不强,贡献来说话。”近两年来,在“红色律师”品牌打造中,淮安市司法局、律师协会积极组织广大律师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民生事业发展等三大重点,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勇于担当。

  为策应省、市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他们组织律师成立了政府法律顾问团,担任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法律顾问1393家;组织发动律师全力投身“双促双助”、“三进三服务”、“四万”工程等,当好企业的“法律顾问”、“法律保姆”、“法律医生”、“法津教员”、“法律卫士”。其间,全市律师共走访企业4195家,办理涉及企业转型升级法律事务147件,涉及金额4亿元,挽回经济损失5亿元。自去年以来,全市党员律师参与政府信访接待、处理各类矛盾纠纷376件,参与调解社区矛盾纠纷202件。

  他们还把律师参与公益活动和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等情况纳入评优考核体系,组织律师踊跃参加法律服务进社区、送法下乡、法律课堂、法制辅导员、法制共建、捐资助学等活动,仅去年即提供义务法律咨询、解答法律问题近万人次,为社会弱势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69件;岸庆律师奖学金、六仁律师奖学金、潘虹律师爱心奖学金等每年共资助40余名困难学子完成学业。

  此外,在去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淮安市司法局与律协党委研究决定,由淮安市律师协会牵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见义勇为维权中心,为见义勇为者撑起法律“撑腰体”,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